当前位置:

重庆北碚:到2025年成为重庆传感器产业核心阵地,发布传感器产业发展规划

引言

智能传感器作为万物互联、智能融合的核心基础,在智能终端、智能硬件、物联网领域、工业与智能制造、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传感器的市场,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持续增长。

从国家层面,国务院、工信部已经出台了多项传感器产业的推动政策。地方层面,各地方政府从2019年开始大力发展传感器产业,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整理地方政府已出台的中国传感器产业相关政策。

打造全市传感器产业核心阵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19年8月,《北碚区传感器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碚传感器产业取得明显突破,成为重庆市发展传感器产业的核心阵地。

 

规划出台背景

据重庆北碚区区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传感器是完成信息感知和信号转换的设备集合,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感知基础和数据来源,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与重要引擎。

当前,以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全国及全市经济发展均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方式转变和动力转变的新常态。北碚作为重庆“两点”“两地”战略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找到新抓手,谋求新突破,引领新常态。

北碚传感器产业发展具有工业基础良好、科研支撑有力、应用市场广阔、区位交通便利等优势。大力发展传感器技术及传感器产业,将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对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按照国家《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年)》和《重庆市加快传感器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要求,为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调整战略机遇期,加快培育传感器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强化对仪器仪表、智能装备、新型显示等优势产业的支撑能力,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北碚区传感器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规划主要内容

《发展规划》提出,北碚将聚焦仪器仪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医疗电子等重点应用领域,大力开展智能传感器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加快构建传感器产业竞争新优势,建设西部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主要任务包括优化传感器产业布局,结合北碚区在仪器仪表以及工业电子传感器的产业优势,以歇马拓展片区高端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为载体,打造高端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构建传感器创新生态,建设传感器创新中心,搭建传感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研发中试一体化,实现研发、设计、加工、生产等关键技术共享;夯实材料和设计基础,引入培育上游关键材料、专用设备等生产企业,提高新型传感器的研发和设计能力,加快新型敏感材料研发,突破传感器设计瓶颈;引导产业化应用推广,加强拥有核心技术专利和高新技术传感器产品的推广,积极打造传感器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示范。

重点发展领域包括着力强化仪器仪表传感器,支持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中高端传感器产品,开展智能传感器应用示范;加快发展汽摩电子传感器,研发创新传统车用传感器,培育引进新能源汽车传感器企业,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探索新兴应用市场传感器,研发创新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发展医疗电子传感器产业。

到2025年,北碚传感器产业取得明显突破,成为重庆市发展传感器产业的核心阵地。基本形成集聚效应突出、产业特色鲜明、创新活力强劲的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体系,涌现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国内先进企业,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传感器融合创新应用示范样板工程,有效支撑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规划保障措施

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发展规划》还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强化综合配套政策保障。研究制定支持传感器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统筹配置好各类政府综合资源,同时利用好各部门、高校等授予的社会、政治荣誉等资源。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鼓励类产业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鼓励类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免关税、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各项优惠政策。

统筹布局精准招商引资。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路径,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细分领域高精尖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落地一批高质量项目,加快打造高端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由单纯招商引资向招商引资、招商引智、招商引技并举转变。加强与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的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

着力优化产业环境。搭建具有影响力的传感器国际交流平台,鼓励区内骨干企业、科研机构与国内外企业、研究单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核心技术成果应用推广机制,加大创新成果应用补偿力度。推行区内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依法严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强化权益保障。

构建专业人才体系。加大力度对先进技术型、复合型人才的引进,重点关注本地人才培养,加快我市传感器行业人才体系构建,为行业创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