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状态监测领域传感器应用蓝皮书》启动论坛正式举办!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状态监测装置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作为国家现代装备制造业和工业互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部件组成部分,状态监测产业为设备有效的预测性维护铺平了道路,其发展对提升风电、石化、冶金、煤炭、基础设施、机器人、环保等国家支柱产业的工业设备智能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025至2030中国状态监测装置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预计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速,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各类创新传感器作为关键的底层感知技术,驱动着状态监测产业涌现出一批更加先进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切实关注状态监测领域的发展动向,联合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龙头企业代表,依托他们在状态监测领域的专业背景、深入调研、实践经验与前瞻研判,成立‌状态监测领域专家组,以专业、深刻的角度,推动我国状态监测产业与传感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此外,联盟专业分析团队与专家组专家合作,共同编写《状态监测领域传感器应用蓝皮书》,在呈现状态监测领域自动化进程的同时,从数据出发,分析传感器在该领域的应用场景、产业规模与未来趋势。

另外,为扩大产业交流生态圈,联盟和矽知科技在8月12日举行“状态监测与传感器技术研讨会”,特邀联盟状态监测蓝皮书专家、知名企业家和行业专家,围绕工业细分行业状态监测技术发展趋势、传感器应用场景需求、产业合作方向和生态建设等主题进行产业探讨。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矽知科技董事长朱佳骐,详细介绍了SIA联盟的状态监测产业布局与蓝皮书启动情况。他强调,状态监测作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确保生产设备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核心原理在于利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对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状态监测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联盟持续关注状态监测领域技术发展和技术类型,及其在工业装备、电网行业、风电行业、电化学储能、石化行业、煤炭行业、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的重点应用,将充分联动资源,正式启动《状态监测领域传感器应用蓝皮书》,诚邀广大企业参与调研。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矽知科技董事长朱佳骐

针对状态监测这一话题,安费诺重点关注到设备状态健康和寿命管理。设备状态健康和寿命管理是现代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依托灵敏的传感器和先进的算法,能够有效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并降低维护成本。安费诺认为,赋能设备状态健康和寿命管理,传感器是核心。安费诺的传感器产品产品涉及温度、压力、震动、超声波、气体、流量、位移、角度等,持续服务着电机、风电机组、水泥厂、设备状态监测、食品厂、机械加工等工业领域状态监测。

安费诺传感器中国区工业与医疗市场高级经理 俞栋

在市场需求、阀门产业自身发展以及传感器的加持下,阀门的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在感知技术的帮助下,实现阀门的远程监控、智能调节、故障诊断与预警等功能,能够有效提高给排水自动化管理水平,提升整个系统的智能化、安全性。上海冠龙阀门,从自身实践出发,探讨了阀门智能感知的创新应用,在阀门、阀门开关产品中加上更多传感器,有效提升了产品状态监测的稳定性、灵敏度。

上海冠龙阀门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水利和水务部负责人 蒋秋明

设备健康监测关乎生产安全与效益,尤其是工业场景的需求愈发迫切,设备故障影响生产、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尤其是钢铁、冶金等重工业场景,一旦存在问题,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在需求的推动下,相关传感器市场驱动力旺盛。南京高华科技,针对冶金、煤矿等行业需求,不断创新技术,推出设备预测性维护与健康管理解决方案,依托完整的传感产业生态,帮助企业快速提升设备智能化运维能力,提高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效率。

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兰之康

在设备运维管理中,预防性维修和预知性维修,不仅需要高成本,高投资,而且需要典型技术依赖,管理难度高,尤其是在电动机维护领域,设备数字化、监测分析与预测模型化+智能化,设备管理数字化,发挥着中药作用。浙江舜云互联,围绕着“电动机数字化和数字化电机”这一领域,推出的设备智能化监测解决方案舜智云健康管理系统(iMotor Care),能够有效实现工业电机的智能化在线监测和预测性维护。

浙江舜云互联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 杜学明

当然,实现状态监测,既需要传感器等硬件的加持,也需要算法等软实力的支撑,更需要二者的协调配合。尤其是在大型工厂,生产设备门类多、管理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设备成为工厂运营可靠性、安全和能源管控深挖的焦点。在技术发展背景下,设备管理正从传统人工化和台账管理向智能化管理模式转变。针对以往监测系统测不了、测不准、测不全等难点问题,重庆川仪自动化推出了基于端-边-云智能协同的大型装备状态监测及健康管理。以AloT、数字孪生与工业大数据为核心引擎,构建灵活、专业的端-边-云智能协同方案,有效提升了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智能化水平。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 高帆

通过传感器对旋转机械的振动信号进行实时采集,结合云端数据分析实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的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振动的在线监测,可以有效实现对汽轮发电机组、空压机、风机等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认为,预测性维护方案成功的核心在于,关键资产何时以及为何会失效。为此,TE推出了创新型无线振动传感器,结合先进的算法,可用于预测设备故障,并在故障发生之前确定根本原因,适用于水泥生产、煤炭、石油石化、冶金钢铁、港机、造纸、烟草、水力、火力,风力发电、数字工厂、智能化系统商、轨道交通等众多领域监测。

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 传感器事业部亚太区业务拓展总监 郑婷婷

中国高铁,是中国基建实力的样板和证明。未来列车要实现高速、重载、绿色、智能,离不开智能感知技术和器件,而复杂的轨道交通装备,更要实现智能自我感知、自我唤醒、自动驾驶、自动修护,这是状态监测需求的另一种体现。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认为,目前,轨道交通装备的预测,更需要高稳定性、高冗余度、低能耗、智能化、高集成度、轻量化的传感器,未来,需要探索新工艺新材料突破关键瓶颈,持续引入新技术实现高端传感自主化,让传感器更加小型化、节能化、集成化、智能化。

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主任 李林

传感器适应状态监测场景的发展需求,也需要不断革新技术,创新材料。江苏联能电子推出的基于高性能压电陶瓷技术的传感器,适用于工业监测领域,提供包括加速度、应力波、振动速度、温度传感器等在内的众多产品,助力工业、风力、轨道交通领域实现更加精准的监测。

江苏联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蒋同余

电力,是各行各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产业和基本需求,电力稳定供应、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持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础。为贯彻国资委倡导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五转五化”及能源局和中电联推动的“RCM设备管理体系”的要求,北京必可测科技推出了基于“五检合一”的智能可靠性运维平台,充分解决数据分散、信息孤岛、业务重叠、人员冗余等问题,能够为各行各业系统平稳运行,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保障。

北京必可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CM研究院院长 黄俊飞

成熟工业设备监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微弱的信号。在工业车间,机械设备持续运行,产生各种振动信号,依托低频振动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可以有效避免突发性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深频智感科技通过技术创新,将过去只能在实验室环境中捕捉的微弱低频信号,通过其独特的信号放大与处理技术,将信号放大数千倍并转化为稳定、可靠、可直接远距离传输的强信号。这意味着低频振动测量,正在从实验室迈向广阔工程应用,为振动监测打开新维度。

当面,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产业发展面临着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实时性以及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等问题,这就需要传感器厂家持续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与此同时,依托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算法,不断加速信息传输处理、实现最优决策,这也是产业链的机遇所在。面对状态监测领域传感器应用挑战和机遇,浙江舜云互联、冠龙节能、上海城建数字产业集团、逖一传感、山东微感光电子、安准芯传科技,分别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给出了各自的解决意见。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技术总监 袁晓舟博士

浙江舜云互联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 杜学明

冠龙节能上海元发智慧水务研究院首席质量官、副总、常务副院长 刘丰年

上海城建数字产业集团物联感知业务总监 邱枫

逖一传感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国区市场部负责人张钰堂

山东微感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统玉

安准芯传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陈熹

今后,联盟也将持续关注状态监测领域的发展动向,进一步集结业内资源,联动产业链上下游,持续推动我国状态监测产业与传感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