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焦产业全方位发展,“气体传感器创新应用交流沙龙”圆满举办!

全球数字化转型,各产业双碳进程持续加速,气体传感器应用范围和体量进一步加大,作为感知层的核心载体,覆盖工业、能源、半导体、制造、医疗、环保、智能家居等多元场景,成为智慧化转型的重要基石。2025年,全球气体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达17亿美元,而中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亿元人民币,气体传感技术有了更高维度的创新要求和发展需求。

2025年7月12日下午,围绕技术和应用场景创新,“气体传感器创新应用交流沙龙”在深圳市光明区科技金融大厦圆满举办。活动由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矽知科技、光明区工业与信息化局、光明区凤凰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活动现场,来自传感产业的专家、企业代表,充分进行前沿分享、展示实践创新的成果。

厦门大学教授、三优光电首席科学家董小鹏从新近的研究成果出发,介绍了《基于光纤和激光技术的多点分布式气体传感》,对当前技术创新进展、应用最新方向提供了更专业、前瞻的研判;

厦门大学教授、三优光电首席科学家 董小鹏

Nanoz Group中国区总经理汤学军,详细介绍了“最小的带气体选择性金属氧化传感器”,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发展角度,介绍了气体浓度检测、电子鼻等场景案例,展现了气体传感器在汽车、工业、医疗、军事、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广阔机遇;合肥和光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甘应来,进行了《基于超表面光学技术的传感器介绍》,从超表面光学在光电探测与传感、全息显示与AR/VR、传统平面光学元件替代、光通信领域的优势出发,介绍了由此衍生的超表面光学型氢气传感器、超表面红外气体传感器、超表面液体传感器等创新应用。

Nanoz Group 中国区总经理 汤学军

合肥和光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甘应来

随后凤凰街道经济发展办许洪春,进行了《凤凰街道招商引资推介》。他强调,在产业布局方面,深圳市积极培育“20+8”产业集群,光明区正在打造成为百亿级智能传感产业集群核心区,积极推进“3+3+1”产业集群,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强超高清视频显示、高性能材料、合成生物等重点产业,同时完善传感器制造、物流等相关配套,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凤凰街道经济发展办 许洪春

德国UST中国区总经理徐俊、深圳市美思先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斌、深圳市森世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春,分别介绍了公司当前在气体传感器领域的创新技术研发,以及未来在应用场景中的探索和推进。

德国UST中国区 总经理 徐俊

深圳市美思先端电子有限公司 总经理 武斌

深圳市森世泰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袁春

随后,光明区商务局局长褚黎鹏,对光明区营商环境进行介绍,他强调,光明区抢抓历史机遇,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与传感器基金,将在资金支持、技术指导、人才培育、产业配套等多角度、全方位提升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光明区希望吸纳更多有志之士,共同建设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发展先锋区和重要策源地,共同打造更多、更鲜明的智能传感产业集群“光明样本”。

光明区商务局 局长 褚黎鹏

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预审维权部部长伍小辉,围绕着光明科学城的配套服务,进行了《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业务介绍》。北京银行深圳光明支行公司业务负责人刘江华也对相关科技金融产品进行介绍。

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 副主任、预审维权部部长 伍小辉

北京银行深圳光明支行公司 业务负责人 刘江华

企业交流环节,与会嘉宾就当前的技术难题与突破,进行了热切的探讨,围绕创新需求与合作机遇展开发言。企业代表结合自身在传感器研发、量产中的痛点,也提出了当前发展过程中的新需要,现场碰撞出诸多创新合作思路和成果。

同时,基于气体传感器在应用场景中的创新,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矽知科技CEO朱佳骐,详细介绍了2025年矽知应用端对接板块和相关活动。他强调,联盟的优势资源,以及矽知科技在行业深耕多年的积累和经验,全面推出的应用端对接服务,将为气体传感器产业上下游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提供深度交流平台,为彼此提供合作机遇。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大湾区分联盟秘书长、矽知科技CEO朱佳骐

活动现场,嘉宾议题充分聚焦技术前沿突破与场景化落地实践,呈现出前沿技术快速发展、产业配套日臻完善,新兴场景加速落地的产业发展新局面,集体为推动气体传感器技术的创新应用与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按下“加速键”。